生活在点点鼠标在家坐等收货的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B2B、B2C、C2C的网站大浪淘沙,O2O模式悄然兴起,而这种线上下订单,线下体验消费、取货的购物模式,开启了网络购物的又一新时代。
在这样的时间点,电商企业的O2O战术是先打造出样板模式,然后再向全国复制。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线下合作伙伴便成为撬动O2O链条的一个关键。
便利店成了“香饽饽”
早在去年,亚马逊中国与上海的全家(FamilyMart)便利店合作,上线了收货自提业务。用户在亚马逊购买了商品之后,可以到全家便利店自提,既可以在线支付,也支持现金、刷卡等货到付款方式。
阿里巴巴切入便利店的方式是支付,上半年,支付宝先后与美宜家、红旗连锁、7-11等便利店合作,用户在便利店消费,可以通过支付宝进行扫码支付。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已经支持2万家便利店。
近期,通过京东平台上便利店的官网,消费者可借助LBS定位,找寻最近的店面进行购物。京东将联手便利店推出个性化优质的物流服务,比如“定时达”、“15分钟极速达”、“上门体验”、“就近门店的售后服务”等。京东利用自身物流的强大优势,打通长期困扰物流业的“最近一公里”难题,抢占社区送货商机。
巨头们缘何对便利店情有独钟?从商业业态的特点来说,便利店是本地生活中最接近消费者的,便利店的库存也最接近消费者,服务方面可以做到随时送达,承担零售业“最后一公里”职责。因此,在线上线下大融合的趋势下,这种业态对于电商企业涉足O2O来讲是最适合合作的,便利店正成为互联网企业开抢的香饽饽。
互联网企业忙着在O2O领域跑马圈地,拓展线下盟友。不过,与以往B2C企业投靠电商大平台纷纷“站队”局面不同的是,如今线下企业,无论是品牌商还是零售商的策略是不拒绝与每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便利店也是如此。
拥有5600家便利店的美宜家副总经理邓伟光就并不讳言公司与天猫、腾讯、京东都有合作。事实上,便利店之所以与三大巨头都在合作,是因为每一家企业所能提供给便利店的价值不同。而这些价值对于便利店来说,恰恰又是互补的。
微信与便利店的合作模式是建立在社交基础上的,便利店通过微信提供的公众号或者服务号的功能建立与用户之间社交关系,通过这种社交关系对用户进行服务或者营销,在互动中增加用户的黏性,从而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
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图的就是方便,更愿意快递送上门来。某外企市场总监姚先生表示,像沃尔玛就是把其线下门店变成其网上商城的取货点和退换货等售后服务点,目前国内网购后自行取货的氛围还不成熟,他建议可以作为退换货点进行试点。目前便利店的服务功能性方面比较单一,只能交水电费、公交卡充值等,未来希望增加如代购票务服务、网购服务中转站等,也可以增加一些特色咖啡吧或酒吧,晚上在社区活动时可以有个地方聊天,让便利店成为社区生活资讯中心。
便利店从家门口开始到地铁站再到商务楼、大型购物场所、休闲娱乐场所等,选址区域大大扩展,新店不断涌现。所以,很多消费者对便利店的依赖程度大有超越超市与大卖场的态势。
实践不易,未来仍需努力
不管是便利店还是各方互联网公司大佬,都在近年时间里做了各种尝试和努力,但阻力还是很大,以邻味网为例。
用户不够多。主要是年轻人能习惯这种消费方式,40多岁的就凤毛麟角了,60岁以上的就想也别想。对策就是尽全力去优化网站的易用性,争取让用户觉得上网购物比他下楼去一趟更方便,当他拿起电话想给某个商户打电话叫外卖的时候,也会想起用手机登录网站直接选购那家商户的商品。
便利店配合度低。很多便利店一听说你是做网络的,首先就是拒绝。终于说服对方开始合作后,并且O2O模式给他能带来1个月销售额几千元的时候,占他的营业额比重还是不够大,不足以让他们能重视到按照网站的要求来服务用户。比如说经常因为商户的原因导致送单时间超过1小时,严重影响到用户体验。辛辛苦苦在社区聚拢到上千用户,却很容易因为商家的服务不周到,导致用户的流失。网站必须经常去回访那些长时间未登录的用户,去问他为什么最近1个月没有登录网站,便利店应该怎么做能让用户更满意,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体验。
利润太低。便利店的平均客单价仅40元,利润就更少了,最初只有3元/单。最高峰的时候,一天一个社区能做到130个订单,但利润只有400元出头,却需要4个配送员,给配送员发完工资就一分钱剩不下了!技术开发、编辑、运营、房租等开支全得赔进去。经过2年多的运营,便利店尝试了各种调整,现在能做到1个配送员每送一单的利润为15元,订单数虽然降了下来,但每个社区都能盈利。虽然加上技术、编辑、运营、房租还是亏损,但已经看到曙光了。
发展太慢。每进入一个社区,都要从零开始,从商户谈判到用户宣传,从编辑支持到运营,都要从头再来一遍。所幸的是干的时间越长,经验越多,越知道怎么做能最快拿下商户,最快覆盖用户,也能少走一些弯路。
不过,未来属于O2O,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在不可逆转的改变,抢先试水的便利店O2O,一定会取得更为丰厚的果实。
相关内容:
便利店O2O 是机遇也有挑战
探店嘿客,便利店O2O该不该备受质疑
责编:庚辰
本文原载于中华工商时报,原标题:抢先试水O2O 便利店或成电商“香饽饽”
在这样的时间点,电商企业的O2O战术是先打造出样板模式,然后再向全国复制。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线下合作伙伴便成为撬动O2O链条的一个关键。
便利店成了“香饽饽”
早在去年,亚马逊中国与上海的全家(FamilyMart)便利店合作,上线了收货自提业务。用户在亚马逊购买了商品之后,可以到全家便利店自提,既可以在线支付,也支持现金、刷卡等货到付款方式。
阿里巴巴切入便利店的方式是支付,上半年,支付宝先后与美宜家、红旗连锁、7-11等便利店合作,用户在便利店消费,可以通过支付宝进行扫码支付。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已经支持2万家便利店。
近期,通过京东平台上便利店的官网,消费者可借助LBS定位,找寻最近的店面进行购物。京东将联手便利店推出个性化优质的物流服务,比如“定时达”、“15分钟极速达”、“上门体验”、“就近门店的售后服务”等。京东利用自身物流的强大优势,打通长期困扰物流业的“最近一公里”难题,抢占社区送货商机。
巨头们缘何对便利店情有独钟?从商业业态的特点来说,便利店是本地生活中最接近消费者的,便利店的库存也最接近消费者,服务方面可以做到随时送达,承担零售业“最后一公里”职责。因此,在线上线下大融合的趋势下,这种业态对于电商企业涉足O2O来讲是最适合合作的,便利店正成为互联网企业开抢的香饽饽。
互联网企业忙着在O2O领域跑马圈地,拓展线下盟友。不过,与以往B2C企业投靠电商大平台纷纷“站队”局面不同的是,如今线下企业,无论是品牌商还是零售商的策略是不拒绝与每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便利店也是如此。
拥有5600家便利店的美宜家副总经理邓伟光就并不讳言公司与天猫、腾讯、京东都有合作。事实上,便利店之所以与三大巨头都在合作,是因为每一家企业所能提供给便利店的价值不同。而这些价值对于便利店来说,恰恰又是互补的。
微信与便利店的合作模式是建立在社交基础上的,便利店通过微信提供的公众号或者服务号的功能建立与用户之间社交关系,通过这种社交关系对用户进行服务或者营销,在互动中增加用户的黏性,从而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
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图的就是方便,更愿意快递送上门来。某外企市场总监姚先生表示,像沃尔玛就是把其线下门店变成其网上商城的取货点和退换货等售后服务点,目前国内网购后自行取货的氛围还不成熟,他建议可以作为退换货点进行试点。目前便利店的服务功能性方面比较单一,只能交水电费、公交卡充值等,未来希望增加如代购票务服务、网购服务中转站等,也可以增加一些特色咖啡吧或酒吧,晚上在社区活动时可以有个地方聊天,让便利店成为社区生活资讯中心。
便利店从家门口开始到地铁站再到商务楼、大型购物场所、休闲娱乐场所等,选址区域大大扩展,新店不断涌现。所以,很多消费者对便利店的依赖程度大有超越超市与大卖场的态势。
实践不易,未来仍需努力
不管是便利店还是各方互联网公司大佬,都在近年时间里做了各种尝试和努力,但阻力还是很大,以邻味网为例。
用户不够多。主要是年轻人能习惯这种消费方式,40多岁的就凤毛麟角了,60岁以上的就想也别想。对策就是尽全力去优化网站的易用性,争取让用户觉得上网购物比他下楼去一趟更方便,当他拿起电话想给某个商户打电话叫外卖的时候,也会想起用手机登录网站直接选购那家商户的商品。
便利店配合度低。很多便利店一听说你是做网络的,首先就是拒绝。终于说服对方开始合作后,并且O2O模式给他能带来1个月销售额几千元的时候,占他的营业额比重还是不够大,不足以让他们能重视到按照网站的要求来服务用户。比如说经常因为商户的原因导致送单时间超过1小时,严重影响到用户体验。辛辛苦苦在社区聚拢到上千用户,却很容易因为商家的服务不周到,导致用户的流失。网站必须经常去回访那些长时间未登录的用户,去问他为什么最近1个月没有登录网站,便利店应该怎么做能让用户更满意,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体验。
利润太低。便利店的平均客单价仅40元,利润就更少了,最初只有3元/单。最高峰的时候,一天一个社区能做到130个订单,但利润只有400元出头,却需要4个配送员,给配送员发完工资就一分钱剩不下了!技术开发、编辑、运营、房租等开支全得赔进去。经过2年多的运营,便利店尝试了各种调整,现在能做到1个配送员每送一单的利润为15元,订单数虽然降了下来,但每个社区都能盈利。虽然加上技术、编辑、运营、房租还是亏损,但已经看到曙光了。
发展太慢。每进入一个社区,都要从零开始,从商户谈判到用户宣传,从编辑支持到运营,都要从头再来一遍。所幸的是干的时间越长,经验越多,越知道怎么做能最快拿下商户,最快覆盖用户,也能少走一些弯路。
不过,未来属于O2O,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在不可逆转的改变,抢先试水的便利店O2O,一定会取得更为丰厚的果实。
相关内容:
便利店O2O 是机遇也有挑战
探店嘿客,便利店O2O该不该备受质疑
责编:庚辰
本文原载于中华工商时报,原标题:抢先试水O2O 便利店或成电商“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