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东岳 王杰 查道坤 杨羚强 卢曦 区家彦
进入2015年,向来不受关注的家装行业,突然热闹起来。万科、新城、海尔、小米、乐居……这些来自房地产、家电、手机、互联网行业的巨头,纷纷把目光瞄向了看上去乱糟糟、鲜有大公司驻守的家装领域。
邦地产曾报道,小米创始人雷军投资的爱空间,以及海尔投资的有住网,纷纷祭出了“零利润”的低价法宝,想瓜分家装业的市场份额。业界因此揣测,家装业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被互联网颠覆的行业。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产能、口碑、工艺技术等多个层面调查发现,以目前的产业基础,互联网要想颠覆传统家装业并非易事。
就在很多传统家装公司叫苦连天高喊生意难做之时,一批来自非家装行业的“入侵者”正昂首阔步进军该行业,这个原本粗放、管理困难、盈利微薄的房地产下游行业,突然火爆起来了。
小米创始人雷军斥资6000万元砸向陈炜的爱空间,海尔家居推出互联网家装平台有住网,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宣布“抢工长”家装平台正式上线,甚至连万科这样的房地产巨头也不甘示弱,意欲从家装行业分一杯羹。
巨头纷纷布局家装业
2月2日,雷军的顺为资本斥资6000万元投资的爱空间宣布启动老房改造计划。据《每日经济新闻》旗下地产公众号“邦地产”此前报道,爱空间每平方米装修价格仅为699元,瞬间聚集了来自各界的目光。陈炜表示想将家装整合成一个标准化商品,用互联网思维整合行业,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最优的家装服务。
海尔甚至比小米更早布局家装业,而且价格是更具吸引力的599元/平方米,旗下有住网针对主要客户为80后、90后的特点,还为业主提供装修贷款,12个月的分期贷款费用仅为全款的4%~5%,24个月的分期贷款费用也不过7%~10%,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可谓绞尽脑汁。
看到这两家企业在互联网家装行业率先布局,其他行业巨头也按捺不住了。易居“抢工长”家装平台已经低调运行了近一年,该平台在全国43座城市落地,做了将近9700单的装修生意。万科则打算成立专门的家装公司,针对非万科业主,输出自己的标准,并通过扩大采购量来控制采购成本。此外,搜房网也推出了666元装修套餐。
家装这个原本在外界眼里管理困难、纠纷频出的行业,瞬间出现了如此多的大企业争食,让传统家装行业从业者倍感震惊。
装修质量有待检验
海尔和小米都是以低价切入这一行业,通过“零利润”的口号率先抢夺客源。此前两家企业在接受邦地产采访时均表示,目前硬装阶段不赚钱,在产能提升之后,再通过软装和智能家居等途径谋求盈利。
对于质量把控,各家也是祭出大招,爱空间是通过自养工人保证装修速度和质量;有住网依托的海尔家居平台号称拥有18年装修经验;易居则牢牢把握装修的关键环节——“工长”;万科号称要制定自己的质量标准。
如此看来,互联网家装公司想要颠覆传统家装行业的两大主要“利器”分别是以低价硬装快速占领市场和想法设法保证施工质量。价格低廉,质量又能得到可靠保证,自然会得到消费者青青睐。
这些外来 “入侵者”能否给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尚不得而知,但是已经在传统家装行业掀起了一片波澜。
一家装修公司的高管表示,互联网家装公司的出现的确给装修行业带来了改变,他们硬装价格低是因为去中介化。这个行业本身的经销商数量众多,中介费用高昂,使得家装“水很深”,因此去中介化是传统家装公司应该思考的关键点。据了解,金螳螂等装修行业的巨头已经开始布局家装电商,去中介化成为降低成本、整合行业的一个重要举措。
但上述高管认为,目前这些互联网家装公司规模较小,一旦规模扩大可能很难保证装修质量,如果规模和质量无法同时得到保证,就无法对传统家装业造成颠覆性影响,这些企业如果没有一套清晰的管控体系来保证装修质量,就只是一场炒作。
另外,他认为,爱空间提出的20天工期绝非互联网家装行业的优势,仅仅是个噱头,从消费者实际需求来看,他们关注的是装修质量,工期并非他们关注的重点。
地产商
地产商进入家装业:有天然优势但利润偏低
2014年末,邦地产报道爱空间后,在装修行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令家装业恐惧的并不是爱空间699元/平方米的装修价格,而是完全零利润,几近免费服务的商业模式。
更让人意外的是,海尔也开始在家装行业大力布局,不仅同样有零利润的家装产品,更签约了万科、恒大、中海等一大批房地产龙头企业,试图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以低利率分期贷款吸引消费者。
虽然目前这一模式因为产能问题还没有迅速铺开,但以小米和海尔对智能家居的投入,在家装行业大规模铺开业务只是时间问题。
瞄准家装行业的不止是小米和海尔,还有实力强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刚刚让出国内房地产销售第一宝座的万科,正在加快多元化步伐,万科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公司正在谋划进军家装行业,计划使用合伙人机制进行试点。此前,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也于1月30日在伦敦商学院举行的论坛上表示,公司将探索和房地产、城市供应配套相关的领域进行多元化扩张。
此外,新城控股等房企也在试水家装行业。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向记者透露,作为房地产的下游产业,家装行业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大型房企在精装修领域本来就拥有充足的经验,加上自身良好的品牌口碑,只要做好资源整合就能借助集团广阔的城市布局迅速推广,因此家装有可能成为大型房企多元化的一个新战场。
房企进军家装业
根据报道,万科正在谋划使用合伙人机制进行家装业务试点。据悉,万科于1月初在内部发起了一次视频会议,内容是为集团即将成立的小型家装公司招兵买马。万科号召对此感兴趣的员工加入会议,鼓励有想法的人投入到新公司的建设中,家装公司由战投部业务总监胡珂牵头。
万科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装修房供应商,会努力满足客户的各类居住需求,家装业务也是集团有兴趣探讨的领域之一,目前相关业务尚处在积极探索阶段,仍没有最新的进展可对外公布。
早在2013年,万科就已经嗅到了家装市场的机会。当年,万科宣布与天猫商城达成战略合作,拟打造从线上到线下的家装预售,实现用户从购房到装修、家居订购的一体化服务。万科位于杭州的良渚文化村成为首个试行的项目,天猫家装联合八家家具品牌商为其提供专属的软装设计方案。
但与此前模式不同的是,新组建的万科家装公司或将目标客户瞄准非万科业主。据了解,万科家装公司目前暂定的运营思路是 “输出标准+控制成本”,“输出标准”即万科已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标准,家装公司主要针对非万科业主,利用自身在规模、技术、品牌等多方面的优势,重组整个家装生态系统,提供超高性价比的标准化硬装服务,让其他开发商的业主也能认识万科。“控制成本”即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采购成本。
“新城控股2014年也开始推出名为‘拎包入住’的家装服务”,欧阳捷向记者表示,由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陷入调整,部分一线城市也出台了严厉的 “限价”政策,部分开发商为了降低房屋总售价而选择毛坯出售,由此产生了购房者对精装修的需求。新城控股瞄准了其中的机会,通过整合不同的设计与品牌搭配,为毛坯房的业主提供标准化的精装修服务。
多元化新战场
随着住宅市场天花板的来临,房企在产业链上寻求多元化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欧阳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国内出现两家2000亿元级别的超大型房企,单纯依赖住宅市场给予这些企业的发展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多元化是房企的唯一出路,而围绕主营业务为客户提供附加服务显然是最佳路径。
作为房地产的下游产业,家装行业提供了可观的市场空间。根据中国装饰协会数据显示,家装行业年总产值从2002年的383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22万亿元,十年间复合增长率为12.3%。
“只要商品房销售额出现增长,家装需求就会随之增加,而且存量房也能产生家装需求”,欧阳捷告诉记者,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假如你购买一套100万元的毛坯房,装修费用一般需要10万~20万元,从绝对金额来看其市场容量很大。
在欧阳捷看来,家装行业的技术门槛并不高,相对于传统的家装企业,大型房企在装修设计、材料供应、现场施工管理以及售后服务上均具有优势,尤其是采购成本对利润空间影响最大,这对于万科、碧桂园这类拥有庞大客户资源以及完善精装修产业链的企业而言,是个天然优势,因此家装有可能会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补充业务之一。
但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提醒,从建筑装饰行业上市房企的财务数据来看,家装的毛利率约在14.24%~19.23%,明显低于大型房企的平均利润水平,如何提高家装的利润率是房企面临的首要问题。
房产电商
乐居“抢工长”:最有话语权的人急需“互联网化”
和海尔、小米、万科等企业进军家装业的模式不同,由房地产电商布局家装业务的乐居家居,瞄准的是家装行业最容易被忽略,但又不可或缺的装修施工队“工长”。他们认为,施工队正是目前家装业的软肋,若能解决这个行业“痛点”,便可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抢工长”平台总经理张原对此表示,虽然“抢工长”目前的盈利模式还没有正式确定,但只要抓住“工长”这个关键环节,就能找到盈利的可能性。而对目前在房地产电商、营销领域激战正酣的易居来说,“抢工长”将增加其竞争砝码。
80%的巨大市场
家里做过装修的朋友都知道,很多做家装生意的公司,其实并没有自己的施工队,大部分施工业务都是外包给第三方“游击队”。
根据张原介绍,目前80%家庭的装修,都是交给“游击队”来负责,只有20%的家庭装修是由拥有自己施工队的大型家装公司来完成。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当乐居开始布局互联网装修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必须解决家装业的施工问题。1月下旬,乐居“抢工长”平台正式上线。
在“抢工长”平台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一个装修“工长”的从业经验、擅长的领域、过去做过的装修案例以及网友的评价等内容,并提供在线预约和电话预约的联系方式,“工长”们还会免费提供量房服务。
张原介绍,消费者通过乐居“抢工长”平台不需要支付任何中间费用,和“抢工长”平台签约的工长,也不需要花费任何中介费用,完全做到“去中介化”。“抢工长”平台不仅免费提供“工长”,还会为一般的中低档装修提供免费设计师。
抓住最有话语权的人
实际上,在装修服务上做文章,以最大程度地获取市场份额,乐居的“抢工长”并不是第一家。早在十多年前,百安居就选择以家装设计为突破口,通过提供免费设计,刺激其各种家具建材品类的销售。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前采访,在2013年以前,百安居的家装设计部门是主要创收部门之一。
为什么乐居家装业务不选择以设计师为突破口,而是以 “工长”为突破口?张原表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家装设计师的信誉每况愈下,行业内时不时出现关于设计师拿建材厂商高额回扣的传闻。而对漫长的家装流程来说,“工长”才是整个工程流程中的核心环节。
记者自己家里装修时也发现,相比设计师,“工长”对装修建材的选购更有话语权,更能影响到业主的购买决策。以脱排油烟机为例,房屋预留的脱排油烟管道大小往往决定着脱排油烟机可选择范围。如果“工长”不对脱排油烟管道口进行特殊改造,部分品牌就无法安装、使用。“工长”的意见对消费者的选择影响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家装的质量并不仅仅取决于建材的质量,很多时候是由安装质量所决定,能够获取优质的家装施工团队资源,很大程度上决定平台吸附用户的能力。一旦有大量的用户使用乐居 “抢工长”平台,对乐居家居电商业务的带动作用显然易见。
不过,“抢工长”这一看上去不错的商业模式,最终能否成功仍面临变数,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工长”们的互联网电商平台使用率。记者在上海“抢工长”平台上看到,目前获得认证的“工长”仅有六七个,可见这一人群的互联网使用习惯还需要普及。
另一个变数则是家装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如果万科、小米等企业用大量资金推动家装施工安装的工业化程度,那么对目前完全依靠手工安装的“工长”模式将构成威胁。
产能
产能问题制约互联网家装前景
无论是海尔还是小米投资的家装公司,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无疑就是产能。而这也是决定两家企业未来市场份额的关键,进而决定他们所代表的互联网家装能否真正颠覆家装行业。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指望互联网家装以现有的产能颠覆整个家装行业,还不太现实。两家企业现有的装配能力,尚不足以覆盖诸如上海、北京一年的家装需求,覆盖全国更是天方夜谭。那么,他们未来有大幅提高产能的希望吗?
有住网:借助劳务公司增加产能
与自养工人的爱空间不同,有住网目前采用的是和劳务公司进行合作的模式,通过雇佣工人进行装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有住网通过和所在城市的劳务公司合作,将劳务公司作为企业在当地的代表,同时向当地派驻管理人员进行监督,以此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数量则由当地市场需求和合作劳务公司数量确定。
依托海尔家居平台,有住网的前身长期从事开发商精装房、酒店装修等传统工装,已有17年的装修经验,与各地的劳务公司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记者从有住网官网了解到,有住网预计将在全国70余个城市布点,从而彻底打破地域和产能限制。有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有住网预计产能将会达到每年3万套,产值20多亿元,成为业内龙头。
一位传统家装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家装公司和劳务公司进行合作,和“包工头”签约后将业务转包的模式非常常见,也较为适合这一行业,组建自有施工队伍的成本太高。
但是,非自有工人如何才能保证装修速度和质量,也是外界质疑互联网家装公司的一个重要把柄。对此,有住网相关人士表示,由于此前已经和这些劳务公司合作多年,装修工人均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公司也会制定施工标准,发放施工手册,并有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外包业务目前只能通过这些手段来把控质量。
记者了解到,除了面向个人的“百变加”,有住网还推出了一款名为“Ideahome”的产品来探索和开发商之间的合作,目前在西安、青岛和秦皇岛等地已经开始进场施工,这也成为其扩大产能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爱空间:工人数量成产能掣肘
相比有住网,爱空间面临的产能问题更严重,目前爱空间产业工人的数量大约只有100人,每月可做50单。
爱空间创始人陈炜因为有和开发商合作精装修样板间的经验,所以他给雷军承诺的是20天的装修时间,但是他自己也承认,这么做成本会非常高,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装修工人需要自己养。但是,工人培训需要时间,如何快速培育出大量符合要求的产业工人,成为爱空间发展的掣肘。
陈炜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希望工人数量能达到1000人,接单量达到每月500单。“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产能。”
当记者问到何时能达到每月500单的数量时,陈炜直言“还在摸索中”。陈炜介绍,瓷砖、马桶、水龙头这些都是标准化的产品,安装起来会很快。装修工作最耽误时间的是一些非标准化的定制产品,比如门类和柜体。这就需要把非标准化的定制变成标准化的库存,这样才能降低工期和成本。
虽然来自雷军的6000万元融资已经到账,但陈炜表示还会融资。业内分析指出,如果爱空间短期内找不到可靠的盈利模式,无法吸引到更多的资金进入,那么在产能扩张上将会遇到更多的障碍,想要颠覆传统家装业显然并不容易。
口碑
消费者口碑成互联网家装“生死关”
尽管,爱空间和有住网都打出了“零利润”、“低价格”的旗号,但这些并不是家装行业的痛点。对家装行业来说,目前最大的痛点,其实还是建筑施工质量不稳定,造成的消费者口碑缺失。
爱空间创始人、CEO陈炜表示,小米的介入是给爱空间带来了潜在客户,但成交的客户数量多,还是由于装修真得好。由此可见口碑的重要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质量才是互联网颠覆家装业的关键。然而,目前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有能力大幅提高这个行业的质量水准吗?对于近期有媒体质疑“小米装修”20天装修工期的问题,业内人士给出了一个进度表。
有住:从产品中反馈问题
作为一平方米不到600元的低价装修服务,装修过程出现纠纷似乎在所难免。据悉,自有住网上线后,去年8月开始开放第一期预约,共签下3000单,目前完工率超过20%,第二期的预约从去年12月24日开始,为期一周,目前也已预约完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在有住网的论坛中,有部分用户发帖进行投诉,投诉原因多为施工周期、个性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内容。
上述家装行业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家装行业仍然是一个粗放式的行业,互联网即使渗透进来,线下仍然是问题爆发和解决的唯一节点,装修质量主要还是依赖工人的手艺和素养,互联网家装公司能否成功也就取决于线下管理是否到位,客户需求能否及时满足。
对此,上述内部人士坦言,在试水互联网家装模式初期,的确遇到了一些纠纷,由于没有样板房可以提供全部装修细节,而且为了降低成本,硬装产品均是全套供应,无法实现客户自选,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的确存在一些欠缺。
记者注意到,互联网家装企业为了不被扼杀在摇篮里,正在进行一些补救措施。在有住网的投诉帖子中,对于大部分问题,有住网管理员都进行了回复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解释,然后尽可能配合消费者对装修细节进行适当调整,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可谓是下了“血本”。此外,还通过提供一些升级产品来实现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但这样的升级产品数量仍然比较有限。
上述内部人士表示,目前有住网根据第一期3000单装修中遇到的问题,也在进行产品调整,通过将实物展示来消除消费者在认知上存在的偏差,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
据悉,有住网还在和海尔地产云菜网进行合作,希望形成“对充电”模式,两网共享注册用户,互相提供资源和解决方案,最终带来良性循环,促进上游和终端的直接连接,提升产品性价比,实现家装产品和材料可自助跟踪,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爱空间:拍照监控装修过程
虽然互联网家装企业爱空间正式宣布完成6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但装修质量问题,依然是这个互联网家装公司能否发展下去的最重要“命门”之一。
据了解,自从1月1号上线以来,爱空间粉丝数比之前有了暴涨。爱空间的微信2014年10月份设立,花了1个月的时间,只有1000个粉丝;到12月份的时候有3000人,跟小米合作以来,1个月的粉丝涨到3万人。
粉丝数的飞涨,意味着客户的满意度会有大的提升吗?对此,爱空间创始人、CEO陈炜表示,小米的光环是给爱空间带来了客户,但成交数量多,还是由于装修真得好,“小米的光环是让人进店,因为产品好,别人才会交钱,又因为服务与实施很好,才会有大量客户。所以光环只是第一步,做得不好(客户)也不会交钱。”
陈炜认为,家装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确定性。“家装是一个有着复杂工序、工艺,并且是与每个个体体验密切相关的产品,涉及水电改造、工人施工、增项、设计风格等,其中太多的不确定性与互联网方便快捷、标准化相违背”。
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问到,标准化装出的房子,是否会千篇一律?陈炜表示,装修这项工程是三分装修、七分装饰。整个装修过程是个微笑曲线,爱空间解决装修最难过的一段(基础施工、厨房卫生间等做成标准化)。最后买家具、买窗帘、买配饰这种个性化的开心工作,就让客户去选择自由搭配出不同的风格类型。
陈炜表示,爱空间的最后验收标准是参照国家标准。每天工人会把施工前后的图片上传给业主,利用每个节点去控制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每一天的微信管理系统,会告诉业主施工前后的状态。工程质量用可视化的手段去解决,比如在漆完一面墙之后,工人会用靠尺标在墙上,在靠尺与墙中间放一张百元钞票,能掉下去,说明墙就不平整。
业内人士质疑短工期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看到“小米装修”提出20天的装修工期,作为一个装修监理行业的老监理人感觉有点不靠谱。
这位老监理人算了个时间,不管是老房子装修,还是新房子装修都是个必然的过程。例如新房子的卫生间装修工艺,要求新房子卫生间的防水是需要重新做的。
这位老监理人拉了一个进度表:第一步先做水电改造,熟练的工人需要一天的时间,然后做打压实验,需要24小时的保压(一天),检查没有任何漏水和渗水才算合格。
第二步拆除了原来的防水保护层以后,必须做水泥找平,地面和墙体的四条阴角要做圆弧,水泥的干燥时间需要最少三天的时间(三天),暗卫需要四五天的时间才能干燥,必须等水泥彻底干燥以后才能做防水,否则会脱层的。
第三步开始做防水,现在的所有防水材料都需要做三层才能满足防水层的成膜厚度,有了这个厚度才能保证不漏水不渗水,每一层的防水都需要自然干燥时间(每一天涂刷一层需要三天)。
第四步做防水层保护,就是常说的拉毛,这个拉毛层主要是保护防水层不会因为后面的施工受破坏,同时拉毛又使瓷砖的水泥层和防水层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几倍,这样就会更加坚固,拉毛层的自然养护期为三天(三天)。
第五步镶贴瓷砖,这个过程一般技术等级的工人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墙砖和地砖的结合点,目前绝大多数工人都是先贴墙砖,留下墙砖的最下面一层,等地砖贴好了,再补上墙砖的最下面一层,以实现墙压地的美观效果(两天)。
第六步安装,安装吊顶、花洒、马桶、电热水器、洗手盆等,这些项目如果做得快需要两天时间,前提是贴完墙砖第二天是不能做的,因为上面的水泥层还没有硬化,最快也要隔一天,瓷砖镶贴完成后是第三天(三天)。
以上已经用了16天。这是按照标准工艺操作,防水有足够的自然干燥周期,也可以不按照这个工序和时间施工,后果就是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的机会增加好几倍。这是最简单的新房装修,如果是老房子装修,再有个结构布局改造、砌墙等,都需要一个墙体的自然干燥时间,这就是装修的科学。
另外,装修还是由多工种、多项目、多家企业配合的过程,期间有任何一个配合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期。
落地
互联网家装落地调查:仅限于建材采购
无论是小米投资的爱空间,还是海尔投资的有住网,都希望通过和开发商的战略合作,迅速扩大他们的市场份额。粗略统计,目前与上述两家公司有战略合作的已有近20家房企,其中大部分是全国前20名的龙头房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上述房企去年一年的销售面积,发现这些企业的销售总面积已接近全国当年商品房销售总面积的10%。可以想见,如果这些企业全面使用海尔或者小米的智能家居,这两家企业的市场增长空间将是多大。
不过,这一市场空间目前只是理论上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已经与上述两家企业签订战略协议的部分开发商了解到,多数战略合作协议并没有真正落地。有限的几家已经落地的开发商,也只是在少部分项目落地。
此前,小米的智能家居公寓,已经在杭州和南京落地。在南京,小米首个智能家庭最终选择了银城地产旗下的银城蓝溪郡和银城一方山两个纯新盘。
银城蓝溪郡宣称,会在精装修交付的基础上,为业主配备小米智能家居的中枢神经系统——小米路由器,业主可以通过它实现远程遥控、智能互联等,如下班回家前空调已开、早起后第一杯现磨咖啡,都可以通过小米路由器来实现。
尽管小米已投资了爱空间,但记者在银城蓝溪郡项目样板房看到,开发商和小米的合作还主要是在硬件方面,所谓的小米公寓,也就是由小米路由器、小米智能插座、小米智能灯泡、小米智能摄像头和小米电视等组成的一大批小米智能家居设备,尚未全部覆盖智能家居的所有产品线,离全面颠覆装修行业还非常遥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和小米、海尔有战略合作的部分开发商。这些房企的品牌负责人称,目前和这两家企业的合作,仅限于建材采购,并未涉及房屋的精装修部分。
即使仅仅采购两家企业的智能家居建材,开发商也显得很犹豫。一位行业人士表示,装备了这些设备的产品,是否真的能帮助开发商更好销售还是未知数。以小米为例,其品牌原本定位的是大众消费人群,但如果楼盘定位的是高端购房者群体,这样的消费人群是否能够接受小米,就存在一个不确定因素。
部分企业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的协议更多是处在战略层面的合作,尚未涉及具体执行层面。最有可能被接受的智能家居部分尚且如此,和两家互联网装修企业真正展开实质合作的恐怕就更少了。
工业化
尚未找到痛点互联网难搅局家装业
“野蛮人”爱空间杀入家装市场。699元单价、20天工期……数据冲击着消费者的眼球,也让传统家装公司不再平静。
是噱头还是真实惠?传统家装公司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在家装越来越个性化的今天,统一的标准模式是否还能大行其道?家装最需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价格和工期,还是监理、口碑与品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小米,还是海尔,或是万科,似乎都没有找到属于这个行业的真正痛点:工业化程度不够。如果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颠覆家装业将是一句空话。
家装业开始引入品牌
爱空间打出699元/平方米的价格,引起了业内的关注。然而在家装论坛上,记者发现,有一些装修公司的报价甚至还低于这个水平,海尔家装更是打出了599元/平方米的价格。
那么,699元/平方米的价格到底是高还是低?齐家网CEO邓华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实现699元/平方米的单价是可行的,之前在行业内还有更低的报价。
“家装拼的不是价格和资金,拼的是谁能更有效地把控整个流程。小米的进入,说明这个行业还有不小的市场空间。”家居行业分析人士马文瑞认为,以往家装行业人员进入门槛低,有一些家装公司会通过不断拉低价格来吸引客户,但对整个工程的把控能力是缺乏的。
家装行业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工程质量很难保证。工人与公司是“半雇佣”关系,有时一个家装公司要同时掌控大量的工程,就会出现监控不到位,渠道不畅等问题,为了赶工期,有时也会出现偷工减料等问题。
一些顾客一时被低价格吸引,选择了一些资质不够优秀的企业进入,往往会带来后续的问题。装修后的维修变成了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一些家装公司就陷入不断压低价格——影响口碑——又继续压低价格的恶性循环中。
小米、海尔的进入,在低价的同时,设置了比以往更高的门槛,让家装开始有了品牌,未来有望改变行业单纯靠价格竞争的困境。
业主需求差异巨大
经过与开发商合作
做楼盘精装修样板间,爱空间CEO陈炜估算,如果加班加点,理论上20天可以完成装修工程,但成本会非常高,也很冒险。在小米介入后,20天的周期成了一项承诺,超出一天就要赔钱。
对此,“20天工程周期是可以实现的,当业主有个性化的装修要求时,工程周期可能要拉长。”邓华金告诉记者。
马文瑞认为,20天的工期根本无法保证装修质量,他认为正常的工期至少需要45天。“地板、乳胶漆这些基材20天可以基本完成,但要达到入住标准,必须要乳胶漆干透、实木门套完工等一系列工序结束。”
记者了解到,工程周期和业主要求直接相关,如果业主只要求标准化的装修,工期就可以被压缩到20天之内。但如果业主要求过细、过于繁杂,时间有时是个“无底洞”。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行业的发展方向是个性化、定制化,业主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如果新的家装模式诞生,针对的却仅仅是传统需求,对行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乐居“抢工长”平台的总经理张原也指出,各地的家装需求有非常大的差异,在南方可以做到龙头的家装企业,到了北方往往水土不服。反过来,那些在北方做得风生水起的装修公司,到了南方又很难适应当地市场,地域特点让家装企业很难实现全国性扩张,也成为互联网家装企业发展的一大“绊脚石”。
颠覆行业可能性不大
“小米、海尔这种家装模式对于整个家装行业来说应该是件好事,标准化、规范化模式是行业的发展趋势。”邓华金对小米进入家装业持欢迎态度。
邓华金向记者透露,齐家网平台上很多装修公司已经推出类似的套餐服务。此外,小米投资的爱空间有可能会入驻齐家网,成为齐家网的供应商。未来齐家网有可能也推出类似的套餐服务。
然而,有一些在家装行业资历颇深的人士对小米的几大 “噱头”连连摇头。
对于小米提出的,通过手机端就能掌控家装进度等智能模式,业内人士表示,这让人根本摸不着头脑,业主对家装完全陌生,光熟悉材料就要花去不少时间精力,最终也只是一知半解,要动用智能监控,恐怕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对此,马文瑞也评论道,“业主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慢慢接受新的装修模式,这就给传统家装企业留下了时间和空间。”
长期以来,传统的家装行业门槛较低,时至今日,行业仍然处在较为分散的状态。然而,互联网明星的跨界,对传统家装行业还没有造成很剧烈的冲击。传统家装企业正在密切关注着行业动向,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的转型、更新换代也将非常迅速。
小米、海尔有品牌、有新思维,但传统家装企业也有其优势。家装整个过程包括建筑设计、选材、加工等环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传统家装现在比拼的是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和优化。而在这些方面,行业新进入者在经验上明显不足,颠覆传统行业恐非易事。
记者观察
互联网颠覆家装业暂系伪命题
尽管越来越多的资本在涌入家装领域,但从目前来看,互联网要想很快颠覆家装行业或是个伪命题。
原因很简单,家装行业目前的真正痛点,并不是装修报价贵,也不是施工周期长,而是安装过程无法做到标准化生产,没有办法保证装修质量的稳定。
大多数情况下,业主为了监督好装修工人的工作,不得不每天到施工现场监督装修的施工进程,以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纰漏,导致整个家装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据了解,上述家装领域的痛点,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房地产开发商也无法解决。早在十多年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前身建设部,就曾要求全国加快推广精装修房,并规定到2015年全国的精装修房要达到一定的比例。然而,截至目前,房地产行业的精装修房比例仍然很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发商无法监控精装修房的质量,导致装修房交房后投诉率居高不下。
绿城集团一位负责施工的工程负责人曾告诉记者,要保证精装修房的施工质量,企业不仅要出台严格的质量建设标准,还要派出专人监督,往往一套房子要派三四名监督施工的人员来监督整个施工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确保精装房的质量基本上达到要求。
有业内人士表示,日本的房屋装修质量所以很少被诟病,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精装修的高度工业化,室内的成套家装早在工厂中就已经按照标准化要求设计、生产,现场施工时只需要简单装配即可。
反观国内,无论是家装的用材、构件,还是施工工人的专业技术,与海外有巨大的差距。整个产业的工业体系,根本还没有建立起来。在这个背景下,互联网要想颠覆目前尚处于手工业时代的家装行业,成功概率恐怕不会很高。
相关文章:
互联网搅局家装混战,战况可期
责编:舒缈
本文原载于每日经济新闻,原文标题《巨头争食家装蛋糕 行业“变天”进行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指望互联网家装以现有的产能颠覆整个家装行业,还不太现实。两家企业现有的装配能力,尚不足以覆盖诸如上海、北京一年的家装需求,覆盖全国更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