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度2016年4月,发布《2016移动便携式健康设备消费报告》(CONNECTING WITH THE mHEALTH CONSUMER),智能健康设备可以被分为两类:大众健康运动类和慢性疾病管理类。前者可用可不用,而后者的使用与否有时就是生与死的区别。虽然在IT行业“可穿戴”这个词更热门,但在健康智能设备领域,更重要的特性是“可联网”。这一特点指的是这些智能设备能自动将至关重要的生物指标和运动数据上传到网上,存在云空间,从而使得患者能自主选择是否将这些信息分享给家人,特定的朋友(比如病友),医生和医疗机构。
报告内容摘要:
在中国成年人中,只有5%的人在使用可穿戴运动追踪设备(wearable activity tracker),而在美国,有7%的成年人佩戴Fitbit和Garmin等设备。对于中国用户而言,佩戴这些设备的最主要目的是“记录是否达到锻炼目标”和“监控心率”(均为48%),而美国用户的最主要目的是“记录每天走了多少路”(81%)。
不过,这份报告同时也指出,医疗类智能设备在中国的渗透率要高于美国。在中国,12%的糖尿病患者使用可以联网的血糖监测仪,而在美国糖尿病患者中这一比例只有6%。在心脏病患者人群中这一差距更大。在中国,有11%的心脏病患者使用可联网的血压监测仪,而美国这一比例只有4%。
中国患者对于数据分享的心态也很开放。糖尿病患者中有48%表示有兴趣通过可联网设备分享自己的数据给医生、亲人、或是同步到自己的手机上,心脏病患者中有53%对分享数据有兴趣。在美国,这些产品的知晓度还很低:72%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听说过可联网的血糖监测仪,74%的心脏病患者没有听说过可联网的血压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