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一场名为“四川地震灾区手牵手就业援助”的招聘会在重灾区绵竹举行。一大早,汉旺镇东普村村民周延坤就冒着雨,挤进上万求职者汇成的人流。37岁的他渴望一份月薪2000元左右的工作,好早日还清建房贷款,“跟城里人一样,我也成了‘房奴’”。他家在地震时全毁了,政府统一征地规划重建,除去各种补贴和自己筹到的两万多元,剩下的全靠贷款。
当天,来自四川省内外的267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2000多个岗位,但只有12人当场拿到聘用合同。本地单位招聘点前人山人海,而外省市单位的摊子前则较为冷清。
“家里有老有小,房子也还在建,很多人都不想出去打工了。”兜了一上午,周延坤最后只填了张工程机械培训机构的报名表,除了政府补贴,自己只需付800元。他觉得很合算,估计拿到培训合格证后,能在当地一支施工队里谋个满意的差事。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全省130多万因灾失业人员已成功实现就业。然而,这130多万人里,大多是通过废墟清理、卫生防疫等公益性岗位安置的。随着重建工作的推进,这些急、难、险、重的任务正逐渐消失,这部分人又将面临失业。同时,灾区用工需求也会随着重建完成而逐渐下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北川、在映秀、在汉旺、在都江堰……其实,在重灾区的每一个有人居住的角落,都闪烁着“生产自救”的光芒。在焦虑、无奈、彷徨和希望的交织中,“草根智慧”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
“八仙过海”自谋生路
地震前,64岁的马福羊是映秀一支施工队的厨师,常年在外漂泊。地震后,老人不想再出去了,村里安排他为地震遇难者公墓做清洁,每月可以领到550元补贴。加上老伴卖菜的收入,老两口能自己维持生活。
每天清晨7点,马福羊的大儿子准时把二轮摩托骑到镇上,开始等客。在都汶高速公路开通前,地震中损坏严重的老路一直超负荷使用,三天两头就要封闭维修,通车时也得实行“单号进双号出”的交通管制。然而,来往映秀的人并没有因为交通不便而减少,援建者、记者、游客让“震中第一镇”显得格外繁忙。瞅准这点,很多人做起了客运生意。
“路不通的时候,拉一个人跑趟汶川可以收100到120元。”老马说,他们渔子溪村,大多数家庭都有摩托车,主要用来拉客。大儿子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赚一两百元。
来来往往的人流让映秀的服务行业首先复苏起来。老马大儿子家的两个女儿都在外上学,正好空出一间板房。儿媳妇原来也想搞个小旅馆,补贴家用,但村子在山坡上,到镇上要走20多分钟的山路。旅馆没开成,儿媳妇不敢闲着。她从汶川县城批发樱桃到镇上卖,一天也有几十元进账。
老马说:“这就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儿有女的,都不容易。”
发挥村集体的力量
与老马的儿媳妇相比,47岁的北川女人王应秀的活要轻松些。每天在家绣羌绣,村上以30元一件统收统销,既能挣钱,又不耽搁家务。
王应秀所在的擂鼓镇胜利村,把羌绣纳入了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动员全村失业妇女绣羌绣。村支书席成友告诉记者,村里成立了羌绣公司,40%的股份归村里,用于扩大发展,剩下的60%归村民,年底享受分红。目前,20厘米见方的一幅产品装裱后能卖100至200元,面积最大的达到七八千元。像王应秀这样相对熟练的绣工,“开开夜车”一天能做两件小块的装饰绣。
去年12月5日,村里出钱从茂县请来羌绣专家,开展培训。王应秀是第一期培训班的学员。培训安排得很全面,除了刺绣技巧,还传授一些羌族文化知识。“虽说是羌寨,但很多人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做羌绣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就业,另一方面也是文化的传承。”席成友说。
截至目前,胜利村举办了两期羌绣培训,共有126人次参加。而全村无稳定职业的妇女有730多人。对此,席成友并不太担心,“我们做的是长期规划,开始总会有困难,但看到效益后,参加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地震后,外界对北川羌文化的关注度更高了,这是我们的机会。”席成友说,很多游客和援建者都会买上一两件,算是对灾区重建的支持。
帷幄咨询是我国专注互联网品牌营销落地执行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主要服务项目有:全网营销特训营、互联网品牌营销微咨询、互联网思维培训、互联网实效性定制培训系统;助力传统企业互联网品牌转型升级,让互联网思维更加落地,促进线上业务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