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至2014年,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器翻了接近一番,孵化器总数达到85家。今年广州市提出了新一轮孵化器倍增目标:到2016年,全市孵化器达到120家,在2011年基础上翻两番,在孵企业1万家,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新增毕业企业1000家。
民营资本成为广州市孵化器建设的主力军,以“创业导师+企业孵化+天使投资”为特点的新型孵化器正在迅速成长。有专家指出,未来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也许会逐步淡化物理空间,成为以资本和服务为纽带的初创型科技企业孵化体系。
孵化器倍增计划??
在目前基础上,今年起实施
1991年,广东省首家同时也是广州市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成,拉开了科技创新企业春天的序幕。
200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的生物学者许嘉森决定回国创业,进驻广州市最早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之一——广州科技创新基地(广州火炬中心)。许嘉森说:“我们在国外一直搞研究,回国来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国内的办事流程根本不懂。当时创办益善生物,商事登记全部是委托给火炬中心去办理的,我一个部门也没跑,而且这些服务都是无偿的。”
进驻广州火炬中心9年,益善生物一直保持高速成长,现在已经成为国内个体化医疗产业的领军者。2014年,益善生物在新三板挂牌;2015年,益善生物位于广州生物岛的企业研发总部和生产运营中心动工。从孵化器到自建园区,益善生物只用了9年时间,发展步伐大大快于一般生物医药企业。
2000年以后,广州科技企业一直呈现高速增长,与之同步的是,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也得到了快速成长。2003年,广州市孵化器数量11家,在孵企业526家;2011年,孵化器数量达到43家,在孵企业3881家;到了2014年,广州市孵化器数量达到85家,在孵企业534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6家,省级孵化器8家,市级孵化器21家。
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器培养了大批明星企业。包括益善生物、锐博生物、冠昊生物、达安基因等一大批企业从孵化器起步,并成长为行业龙头、上市企业。
据了解,广州市孵化器聚焦的技术领域主要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创意设计等等,并根据不同领域的具体技术发展需要,构建了专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在广州市31家专业孵化器中,生物医药和健康领域的孵化器就达到了8家。
在目前孵化器集群的基础上,广州市从今年起将实施孵化器倍增计划。倍增计划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实施倍增计划,实现孵化器数量、面积和在孵企业的倍增,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大幅提高孵化器服务质量和孵化绩效。
到2016年,全市孵化器达到120家,在孵企业1万家,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新增毕业企业1000家,孵化器数量和在孵企业相当于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到2020年,孵化器资源共享机制和服务标准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广州将通过孵化器引进一大批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形成覆盖企业成长各阶段的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新增毕业企业2000家以上,新增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
针对四个发展期,全链条孵化
今年以来,广州市先后出台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配套的《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孵化器“1+3”政策体系,形成“孵化器发展政策体系2.0版”,全面支持建设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性创新创业孵化育成体系,体现专业化、资本化、多元化的孵化器发展趋势。
广州市孵化器建设坚持“大孵化器”的发展理念,坚持“扩张体量”和“提升质量”并重,从打造层次高、功能优的创新服务载体和服务体系入手,规范孵化器的管理和运营,提升孵化器的企业孵化能力和服务质量。
按照企业成长路线图,广州市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的孵化链条,分别针对科技型企业四个发展时期的不同需求,分阶段给予资助和配套服务。 广州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说,当一个创业的Idea萌发时,可以首先进驻“创业苗圃”。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鼓励、孵化器建设大学生科技创业苗圃,作为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归国留学生)创业的主要孵化场地。
创业的想法成熟并公司化之后,符合条件的团队就可以进入孵化器了,在孵化器里,不仅办公场地租金优惠,而且能低价使用各种实验室、存储中心等公共资源,更重要的是,有创业导师进行辅导,还能与各种“风投大佬”建立联系。
当一个企业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时,就差不多可以从孵化器里毕业了,但在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以前,建厂房园区都是不划算的,因为此时企业处于快速扩张阶段,要把投入用在增资扩产、招兵买马和渠道扩张上。为了解决这部分企业的需求,广州市建设了一批科技企业加速器,通过提供加速发展的软硬环境,助其迅速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例如,位于萝岗火村的广州科技企业加速器已入驻企业71家,其中50%毕业于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如广州禾信分析仪器、百奥泰生物科技等优秀企业,都是从成立之初就在广州开发区孵化毕业,如今已进入上市准备期。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下半年国家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以来,广州市涌现出了以创新谷、创客街、YOU+社区、一起开工社区、中大创新谷、万科云创空间、黑马、长城会、孵客、创吧、极地国际创新中心、289艺术空间、微谷众创社区、瞪羚咖啡、伯乐咖啡等近30家不同模式、不同形态的众创空间,通过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包括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的服务平台,帮助创新创业者将创意转化为产品。众创空间已经成为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服务链条体系中“苗圃”阶段的重要孵化形式。 新型孵化器??
“无形服务”,胜于“物理孵化”
在全市85家孵化器中,按照孵化器运营机构性质划分,民营企业性质孵化器54家,占比64%;国有企业23家,占比27%;事业单位8家,占比9%。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增速较快,近两年来就增加了21家。
民营资本成为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中坚力量。灵活的资本和市场机制的注入,使得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广州联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广东省第一家民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白云科技创意园等一批园区结合“三旧改造”等工作,利用旧厂房转型建设孵化器,带动区域经济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金发科技、冠昊生物、国光电器等一批龙头民营企业围绕主营业务筹建专业孵化器,凭借自身行业优势提供全产业链的孵化服务。 在过去的商业模式下,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门薄利甚至无利的生意,为什么民营资本近两年对孵化器如此热衷?
广州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孵化,民营资本对初创企业进行筛选,如果觉得产品、技术或者企业很有发展前景,就通过投资引入来支持企业发展,收取回报,这是新型孵化器的一个显著特点。
过去,传统的孵化器更多的依赖物业补贴的旧模式,就很难继续发展下去了。广州市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给予孵化器企业不少用地优惠政策。不过广州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广州市将更多地鼓励新型的以投资和服务孵化为主要模式的新型孵化器。
“孵化器应是对新创企业的综合服务体,新创企业面临资金、市场、知识产权等问题,孵化器都应该提供相应服务。”广州市科创委负责人对“新型孵化器”如此定义。
帷幄咨询是我国专注互联网品牌营销落地执行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主要服务项目有:全网营销特训营、互联网品牌营销微咨询、互联网思维培训、互联网实效性定制培训系统;助力传统企业互联网品牌转型升级,让互联网思维更加落地,促进线上业务更快发展。